液压隔膜式计量泵是工业生产中应用相对的计量泵,淮安机械隔膜计量泵销售。液压隔膜式计量泵通常称隔膜计量泵,图3所示为单隔膜计量泵,在柱塞前端装有一层隔膜(柱塞与隔膜不接触),淮安机械隔膜计量泵销售,将液力端分隔成输液腔和液压腔。输液腔连接泵吸入、排出阀,液压腔内充满液压油(轻质油),并与泵体上端的液压油箱(补油箱)相通。当柱塞前后移动时,通过液压油将压力传给隔膜并使之前后挠曲变形引起容积的变化,起到输送液体的作用及满足准确计量的要求,淮安机械隔膜计量泵销售。液压隔膜式计量泵的特点:(1)无动密封,无泄漏,有安全泄放装置,维护简单;(2)出口压力可达100MPa;在10:1的调节比范围内,计量精度可达正负百分之一;(3)价格较高.计量泵如今已被大量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等各工业领域中。淮安机械隔膜计量泵销售
计量泵行程调节的特点计量泵是专门用于计量输送液体的泵。绝大多数计量泵都采用柱塞泵和隔膜泵的结构(见往复泵),也有用齿轮泵的结构的,因为它们可以保持与排出压力无关的恒定流量。计量泵有流量可调节和不可调节的两种,前者的适用性更广。流量主要通过改变行程长度调节,例如改变曲柄半径、柱塞回程时后止点位置和柱塞杆与十字头连接处的间隙,也可通过改变往复次数或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来调节流量。虽然行程长度可以从零调至上限,但为保证计量精度,一般都限制在百分之30~100范围内。淮安柱塞计量泵厂家供应柱塞式计量泵主要有普通有阀泵和无阀泵两种。
液压隔膜式计量泵液压隔膜式计量泵有单隔膜和双隔膜两种。单隔膜计量泵的隔膜一旦破裂,被输送的液体与液压油混合,对某些介质容易发生事故。双隔膜泵在两层隔膜之间填充惰性液体,如软水、酒精、芳香烃及脂肪烃等,并要求惰性液体与被输送的介质或液压油混合时不会引起有害的反应。当其中一片隔膜破裂时可以通过压力表、声光装置或化学检验等方法及时报警。当不允许输送液体与任何惰性液体接触时,两层隔膜之间一般可采用抽真空的方式。SH/T3142-2004规定危险介质、有害介质或与液压油会发生反应的介质应使用双隔膜计量泵。为增加泵的可靠性,其他场合也推荐使用双隔膜计量泵。
计量泵需要合理选用蓄能器:由于计量泵是单缸单作用往复泵,因而其流量压力的脉动率很大,为了消除脉动,增加流量压力的平稳性,减少管路振动及对工艺性能的影响程度,一般建议在往复泵排出口安装具有减少脉动的蓄能器。有时也为了增加吸入口的吸人性能在进口也安装蓄能器。蓄能器的容积从消减脉动方面来讲当然是越大越好,但越大越不经济,因此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计量泵蓄能器的容积选取一般遵循:每一冲程的计量能力(mL)乘以26,就可以得出减小90%脉动所需要的脉冲阻尼器的小容积(mL)。机械隔膜式计量泵,由于其隔膜承受介质侧的压力,因此机械隔膜泵的上限排出压力一般不超过1.2MPa。
在隔膜计量泵中,为了使隔膜计量泵的隔膜能正常的工作,所以就需要要求计量泵液压腔封闭空间内的液压油的容积保持不变;这样才能保证隔膜往复运动所形成的容积始终等于柱塞的行程容积,从而保持隔膜计量泵的流量保持不变。但在计量泵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柱塞密封的地方将难产生泄漏现象,泄露的同时可能会有气体进入液压腔里面。如果补油过多或者排出管路的压力意外升高时,都会出现改变液压腔内液体的容积现象,从而影响了计量泵流的量不稳定,从而降低了计量泵的计量精度。所以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每台计量泵均采用了所谓的三阀装置,实际是指液压腔配套的补偿阀、放气阀、安全阀等三种功能的装置或装置的组合体。根据其作用原理的不同,也称自动补偿三阀装置。计量泵常用的流量调节方式有调节柱塞(或活塞)行程、调节柱塞往复次数或兼有以上两种方式等三种方法。淮安柱塞计量泵厂家供应
计量泵是单向容积泵,泵腔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时计量泵才能打出液体。淮安机械隔膜计量泵销售
计量泵的性能曲线图应该如何使用:1.需要找到与所选用的计量泵相应的性能曲线图。2.需要在下面的图表中标示出当前的背压。3.需要确定修正因数,取以bar为单位的背压值,向上延伸至曲线,在交叉点垂直向左读取修正因数值。4.用需要的投加量值除以修正因数值,得出以ml/min.或L/h为单位的值。5.需要把计算结果放在投加量刻度的中间。6.当把这个值放在投加量刻度上时,可以使用一把直尺,查找出冲程长度设定和冲程频率设定。当运行加药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A.投加点压力B.冲程频率C.吸升高度D.海拔高度E.化学品的腐蚀性。淮安机械隔膜计量泵销售
文章来源地址: http://jxjxysb.ehsy.com-m.chanpin818.com/bengtc/jlbny/deta_10931856.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